新闻报道

News Coverage

深度拆解生鲜配送集采统配破局之道!蔬东坡第五期研讨会三大嘉宾献实战干货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0月24日,蔬东坡第五期集采统配研讨会圆满落幕!来自四川、贵州、湖南的三位行业实战派嘉宾——四川菜蓝子生态农业集团李总、贵州吉马供应链郭总、湖南叁柒贰壹供应链周总,围绕“国企民企协同、成本管控、食品安全、跨区域落地”等核心痛点,分享一手操盘经验,为行业奉上了一场满是“落地方法论”的干货盛宴。

四川菜蓝子:从“配送商”到“全链条服务商”,拆解成本与合规双难题

作为深耕农业领域数十年的“老兵”,四川菜蓝子李总首先复盘了企业的转型之路:从2015年单纯的农产品买卖配送,到如今覆盖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配送+文旅)的“农文体旅融合”模式,菜蓝子不仅拿下“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等荣誉,更在成本管控与合规运营上摸索出独到解法。

采购是配送企业的成本命脉,李总直言“招标易遇涨价、临采难控监管”的行业痛点。为此,四川菜蓝子采用“采购部定价+市场部核价”双机制,成功解决80%以上的采购争议,即便农产品标准难统一,也大幅降低了价格浮动风险。

面对国企合作中“既要利润又要标准”的情况,李总提出“民企运营+国企监督+客户参与”的模式:从采购定价到分拣配送,所有环节全程公开。车载GPS实时监控车辆轨迹、车厢温度、不规范操作,检测数据直接对接市场监管局,不合格产品当场销毁,从根源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在国企民企的合作方式上,李总给出试错后得共赢公式:对比于混改易因“民企灵活vs国企标准”扯皮、单纯服务外包难控采购核心等问题,国企出政策资源、民企出运营,利润反哺地方农业/公益的资源互换模式,与民企交保证金承诺业绩,国企获流水与利润保障的对赌模式更适配当前环境,能够有效实现“国企降债、民企拓业、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贵州吉马供应链:七县集采实战!国企民企协同的模式探讨与品控细节

吉马郭总以“七县集采”为切入点,分享了从“混改”到“国企自营+民企供应”的模式迭代,聚焦“合规与效率平衡”,拆解了县域集采的落地关键。

从“股权捆绑”到“市场化竞争”吉马经历了多种不同的合作模式,2025年股权解绑后,最终转型“国企自营+民企供应”模式:

标品从厂家直采,相关部门联合询价定价,民企仅赚运营费; 非标品则遴选本地“懂客户、懂品控”的民企供应商,以终端客户要求为标准进行交货。

此外,“国企搭台+专业团队运营”模式正在推进,核心是“定考核机制、靠系统提效”,目前吉马已通过蔬东坡统实现24小时数据闭环,采购损耗率下降超15%。

品控始终是吉玛的底线,郭总特别强调食品安全的“不可逆”:作为贵州首家引入国际公信力第三方检测的企业,吉马的溯源码已迭代至第四代,家长扫码即可查看检测报告;供应商场地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小供应商可入驻国企场地,从“源头+场地”双端控风险。

湖南叁柒贰壹供应链:湖南300所学校服务经验!破解“集采统配落地最后一公里”

深耕餐饮食材供应链与学校配送的周总,以16个实战问题”为框架,分享了服务50万学生的落地经验,重点拆解“传统配送vs集采统配”的差异与破局难点。

传统配送由学校主导采购、标准混乱、风险分散,因此食安问题频发,而集采统配通过“集中招标、统一检测、全程冷链”等构建起降本、控险、减负的核心优势,是大势所趋。

当然,在区域集采统配的推进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无法言说的顽疾,比如受原有利益链条以及固有认知限制,项目难落地等,遇到这种情况,小范围试点型推进、对齐认知是不错的解决方案。

另外在供应商管理上,周总也有一套独特的理论,带领项目组花了两年多时间建立了供应商“6大类25项考核”(每日评分、实时公示),学校可参与验收,数据对接纪委与市监局,杜绝廉政风险。

项目附加值也是一个提升利润空间的方向,通过订单农业带动种植,开发研学产品,实现“配送业务+产业联动+公益价值”的三重突破。

结语

集采统配不是“单选题”,而是“方法论” 三位嘉宾的分享,没有空泛理论,只有“踩过的坑、趟通的路”——从成本管控到合规运营,从国企民企协同到跨区域落地,从食品安全到产业赋能,每一个案例都直指行业痛点,每一套解法都经过实战验证。

未来,蔬东坡将持续搭建集采统配交流平台,汇聚更多行业实战者的智慧,共同推动集采统配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免费试用

免费试用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方案报价

方案报价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