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News Coverage

专家解读:生鲜配送集采统配都有什么模式?哪种更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生鲜配送集采统配已经在各地推行了许久,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无论是监管部门、社会、学校学生、家长,还是负责进行食材阳光采购的国企民企,都十分认可这种模式。

说到集采统配,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国企来做这件事更合适,原因在于国企的公信力更强,审批更严格,能够给学校和家长很强的安全感。那么有生鲜配送企业就会产生疑问,原来由社会供应商来供应的蔬菜水果,现在由国企供应,业绩肯定会下降,在生鲜配送的集采统配里,民企难道就没机会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国企在规模、资金、公信力上自然有优势,但是在运营、成本控制上,民企则更加灵活高效,因此国企与民企适当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几种运营模式。

一、国企民企混改制合作模式

核心定义:在政策允许且政府同意的前提下,国企与民企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以 “政府指导、国企控股、民企联营” 的方式开展业务(如园区生鲜配送)。

合作细节:民企通过 “民选” 成为股东,双方资源互补(国企占政策、信用、场地优势,民企占专业运营、灵活机制优势)。

关键要点:必须具备三个核心文件 —— 政府出台的混改设立文件、公司章程、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作为合规运营的 “保命符”。

实操优劣势:优势是社会公信力强、获客成本低,民企有部分决策权;劣势是运营灵活度低、审批流程长、劳动用工成本高,且国资股权对融资要求高,易产生分歧。

二、国企自营 + 民选供应商合作模式

核心定义:2025 年股权解绑后调整的新模式,由国企主导自营,通过市场化筛选确定民企作为供应商,聚焦食材集采统配(如学校阳光食材采购)。

合作细节:

国企负责定标准:联合教体局、市监局等 6 部门每月询价,对米、油、肉等 6 大类标品采用 “直采模式”(定品牌、邀厂家磋商价格),对土豆、茄子等非标品明确 “终端客户使用标准”;

民企作为供应商:标品优先选择厂家或代理商(解决国企资金结算压力),非标品选择 “懂客户需求、商品认知度高” 的民企,由民企承担交货损耗,确保国企财务数据精准。

关键要点:以 “合规 + 效率” 为核心,民企需通过国企筛选,且双方需紧密沟通非标品品质与定价,依托系统实现数据管控(如 24 小时出入库数据追踪)。

实操优劣势:优势是民企运营灵活、用工成本合理(可请临时工)、市场化竞争力强;劣势是民企竞争压力大、获客成本高,且对上游供应链渠道的搭建要求更高。

三、国企搭台 + 引入民企专业团队运营模式

核心定义:国企提供平台(政策、场地、资源),引入民企专业团队全面负责运营,目前处于洽谈阶段(如某区县生鲜集采项目)。

合作细节:国企主导 “搭台”,民企派出团队负责具体运营,双方需提前确定 “考核机制”(核心是在政府价格管控下,通过运营能力提升利润空间,而非单纯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并依托企业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化监管。

关键要点:需设计科学的监管机制,平衡 “国企合规要求” 与 “民企运营灵活度”,同时明确团队考核标准,避免国企过度依赖民企。

实操优劣势:优势是能发挥双方核心优势(国企占信用与资源,民企占专业经验),且无股权捆绑,审计合规压力较小;劣势是民企用工压力大(需全员社保)、运营灵活度受国企流程限制,国企易产生 “依赖风险”,且监管机制设计会增加管理成本。

免费试用

免费试用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方案报价

方案报价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