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询
400-075-1863
售后咨询
400-688-8750

蔬东坡微信公众号
农产品售卖面临的“传统困境”:产销双方受限于地理距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即使是有中间商参与,还是有大批存量无法变现。同时,生鲜农产品具有易损耗的特质,流通过程中就有很大的损耗问题,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减少生鲜损耗,成了生鲜企业头疼的问题。
直到农产品直销模式出现,农户绕过复杂的中间销售环节,直接将蔬菜出售给用户或者消费者。
一、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的优点
1,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在这模式下,蔬菜生产者或者蔬菜专业合作社可以及时收到市场需求相关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减少了生产者种植的盲目性,降低了种植风险。
流通链条的缩短,则让信息传播更有效率,农民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按需生产,提高种植效率。
同时,直销模式使全程质量监管变的更容易,尤其是对蔬菜生产、运输等过程的监管,可以为居民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品种丰富新鲜的蔬菜,有效解决蔬菜产销间信息衔接不通畅的问题。
2,农产品的流通损腐率降低
传统批发市场型蔬菜销售模式,存在物流链长、交易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直销模式使农产品中间环节少,在供应链发展相对完善时,农产品的流通损腐率就会降低。
在流通过程中农产品的损腐成本降低,就会间接造成农产品零售价格下调。
农产品直销模式并不是绝对的完美,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二、生鲜农产品直销模式的缺点
1,产地分散,给农产品直销造成一定的困难
农户是分散生产的,且形式多样,包括个人农户、基地和合作社。而我国购买农产品形式也是分散的,主要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
相比于美国等欧美国家的集中式生产,我国这种分散式生产注定了在产地与消费者直销对接的模式上没有优势。
2,产地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效率低
产地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效率低,消费者直接到天地间直接购买农产品和农户都将农产品运到城市上去卖,一方面效率低下,另外一方面实现率低。
3,农产品仓储也存在问题
不具备支持建立产地与消费者直销的硬件条件——仓储。
在产地的仓储、冷藏技术相对落后,硬件基础不足的情况下,农产品易损、易坏的特性在仓储条件不成熟的环境下,不能实现产地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模式。
4,物流问题
在物流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无法实现产地与消费者一体对接。
我国的物流运输也是分散式,消费者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量少,需求多而杂;
这势必给物流带来不可承担的压力,所以这条道路从物流方面考虑也是行不通的。
总的来说,农产品直销模式确实还不能完全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问题。个人认为,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代,利用互联网平台提高知名度,搞碎片化行销售或者批发生意,都是一种可行的途径。